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欢迎光临信用商城网站!

您现在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 > 精准扶贫 > 浏览

信阳日报:家家有产业,户户能增收——商城县大力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

2017-04-28来源:商城县脱贫攻坚网点击:

信阳日报:家家有产业,户户能增收——

商城县大力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

 

近年来,商城县立足实际,结合自身优势,积极探索,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,基本实现了家家有产业、户户能增收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。

特色种养助民富

该县汪岗镇主打产业扶贫,发展茶叶、香菇、脱毒红薯、中草药、羊肚菌种植和土鸡、麻鸭、黑猪、山羊、鲢鱼、蜜蜂养殖等多个产业项目,实现一户多策,帮助贫困户快速增收脱贫。其中,该镇为88户贫困户提供生猪257头,发展养猪大户6户;采取自养和寄养方式,为200余贫困户发放鸡苗2.4万只;在明诚养蜂合作社采取寄养方式,为12户贫困户提供蜂箱48箱,户均增收800元;种植脱毒红薯1000亩,惠及农户340户,户均增收2000元;依托洪畈香菇种植基地和古井村民富种植养殖合作社,发展香菇种植,使8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;依托裕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羊肚菌种植20亩,带动4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;利用茶产业优势,发展无性系茶园200亩,惠及112户贫困户,户均增收2000元。

光伏发电促增收

河凤桥乡试点光伏扶贫,带贫成效明显。一是多方投资,解决资金问题。按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出资、政府补贴、村级互助金各占1/3的比例进行资金筹集,建设村级光伏电站,于去年6月18日正式并网发电。二是光伏发电,带动贫困户增收。选定20户无劳动力、无资源、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为光伏扶贫户,年底为每户贫困户发放资金1500元。三是农光互补,实现二次收益。通过在光伏电板下种植油牡丹等喜光作物,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,项目收益最大化。四是长期受益,增加集体收入。光伏收益可达20-25年,每年可收益6.5万元左右,目前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,扶贫攻坚期结束后,将光伏发电项目纳入村集体收入,用于发展村公益事业。

“借鸡生蛋”创品牌

金刚台镇四措并举,推进产业扶贫。一是政府“借鸡生蛋”。引进省农科院养殖项目,为320户农户免费发放鸡苗3万只,建设散养鸡场3个,打造“商城土鸡”品牌,户均增收1500元。二是财政投资创收。利用6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,扶持合作社发展,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,试点投资养蜂、养羊、土猪、土鸡等项目,每户每年分红800元以上,目前已发放分红资金17万元,受益贫困户200多户。三是合作社吸股增收。推行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依托红本生、弘润、怡思源、厚泽等合作社,发展羊肚菌300亩、散养山羊400头、生态无公害稻种植400亩、特色水果种植300亩,120户贫困户以土地、资金等入股,户均增收1200元。四是党员示范带动。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,由1名贫困党员带领4户贫困户发展。杜畈村第一书记争取10万元项目资金,作为股本进行试点,贫困党员和贫困户享受股本固定比例10%的分红,脱贫后项目收益转为村集体收入,预计年收入4万元

电商扶贫换思路

苏仙石乡采取“互联网+扶贫”模式,发展电商扶贫。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,拓展销售渠道。以苏仙石乡电子商务平台之山货进城记网店为依托,借助淘宝网电商平台,扩大产品销路。截至目前,共向群众收购各类农特产品350余吨,实现销售额500万元,800多户群众受益,其中涵盖贫困户300余户,有力带动了贫困户增收。二是普及电商知识,转变发展思路。抓住商城县电商培训机遇,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辅导和培训。三是以市场为导向,变废为宝。研究市场需求,通过“互联网+”,将本地“废弃物”花生叶、桑树叶、荷叶等产品卖到北上广等大城市,变废为宝。四是整合优势资源,搞好群众服务。在政府的协调下,苏仙石乡土特产电子商务平台与贫困户签订协议,优先收购贫困户的产品,发挥资源优势,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。<来源:信阳日报>

主办单位:商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   技术支持:信阳绿盾信用服务有限公司
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fgw7921022@163.com 举报电话:0376-7921022
备案号:豫ICP备13019112号-2